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1.

  • 题目分类:初中地理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繁星闪烁,地球在宇宙中转动,配以音乐,学生自然进入情境,感受浩瀚宇宙和人类对地球科学探索的艰辛。 2.引用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话“地球的名字该叫水球而不是地球”引发思考:“为什么叫水球而不叫地球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评价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课 件、地球仪.讨论、 交流.发表意见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
1.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做量算游戏。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图“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提示:无论南、北半球都是陆地的面积小于海洋。 3.得出结论: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仅占29%,因此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 学生做量算游戏: 两人一组.运用地球仪.用数据采集的方法(参照教材活动),统计海陆比例。 通过观察图片、地 球仪,分析、讨论, 归纳出结论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归纳及总结信息的能力
创设情境.给学生自我展示:“说出你知道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肯定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观点的小组及个人、鼓励参与。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培养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2.设计练习竞猜题: (1)将大洲、大洋各知识点设置为A、B、C、D四组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每组题中有3~5小题。 (2)设置贴近生活实际并具梯度性的题目。 3.评价学生活动。 1.阅读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与海峡的概念. 2.以游戏形式分组比赛.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合作性,利用地球仪.联系已有知识、资料,由小组合作完成. 遵从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动3“绘制大陆轮廓图”。 完成教材中的活动3 培养地理空问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1.教师组织、主持游戏竞赛: (1)拼图题,大洲的颜色、名称、拼图操作由3名同学合作完成。用时最少的小组为比赛获胜组。 (2)环球旅行游戏。 2.肯定学生,表扬表现好的小组及个人并记入成长记录袋。 学生小组竞赛.巩 固知识 巩固延伸.合作交流.竞争学习
小结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2.课堂小结,出示提纲,回顾课程内容。
知识拓展 课后分小组出一份主题为《大洲、大洋知多少》的手抄报并在班里展示。

问题: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12分)
(2)分析此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8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完成第题:2013年3月23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活动主题为“我做绿口客”“环保七选一”“

根据材料完成第题:2013年3月23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活动主题为“我做绿口客”“环保七选一”“每周一起来”。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完成第题:读“我国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公路运输是我国西南地

根据材料完成第题:读“我国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公路运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查看答案

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地

查看答案

图中由a、b、c、d四条等温线组成了一个古币型等温线图,a.b、c、d四条等温线中能代表甲所在海区的是(  )。

图中由a、b、c、d四条等温线组成了一个古币型等温线图,a.b、c、d四条等温线中能代表甲所在海区的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题。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

读图完成题。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