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能正确认识到“钟声”..

题目内容: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分析了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能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演练,练习)之,不亦说乎?”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

子曰:“学而时习(演练,练习)之,不亦说乎?”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①把学习与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更深刻理解知识②学习是实践的重要目的与归宿③学习他人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④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30年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

改革开放30年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认识过程表明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C.对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终极性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真理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22日,发生了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这对我国来说..

2009年7月22日,发生了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这对我国来说是500年一遇的奇观。在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了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1919年的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这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查看答案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有:①秀..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有:①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②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③不如虎穴,焉得虎子。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

我国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A.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D.认识的对象不会“自言其名”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