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与欣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 题目分类:文言文阅读
  • 题目类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从选文中摘出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论语》中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来谈谈你所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仔细阅读《范仲淹罢宴》,完成下面各题。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守邠(b..

仔细阅读《范仲淹罢宴》,完成下面各题。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 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fèng liǎn 帮助办丧事)棺椁(用来办葬事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选出与上文“乃寓居士人卒于邠”中的“卒”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B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

文言文阅读。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世人患⑤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⑥不必待人指擿⑦,多做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孙莘老:人名。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④自工:自然就精妙了。⑤患:毛病、弊病(在于)⑥疵病:指文章毛病。⑦指擿(tǐ):批评指正。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乘间以(拿,用)文字问之 B.唯勤读书而(但是

查看答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予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元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1.选出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皆以

查看答案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并壳入口( )(2)其人自护其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上文与《夸父逐日》同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书______________。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3、“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 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5、这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表现了远古的人们怎样的精神?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