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

  • 题目分类:古诗词阅读
  • 题目类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古离别(唐)韦庄晴烟漠漠柳..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古离别(唐)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注:①毵毵(sān):柳叶纷披下垂貌。②不那:通“不奈”,即无奈。两首诗都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各自有什么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御街行·秋日怀旧[宋]范仲淹纷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御街行·秋日怀旧[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来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真珠:即珍珠。②攲yǐ:斜靠着。③都来:算来。1.这首词不直言秋而却使人知秋,请分析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家认为,下片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日 暮① 杜 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① 苏轼高亭②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注]①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②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高山上。(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所见所感,景中含情,旨意含蓄,富有韵味。 B.一、二句写高亭久废,下有鱼塘。“废”字蕴含有作者 “除旧迎新”的喜悦。 C.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问题。望 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开元二十四年(736),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1.古人称泰山为岱宗,表明了泰山___________的地位。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设问起笔,传神地写出了作者第一次望见泰山时的兴奋和赞叹之情。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