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

题目内容: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 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4)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拓展迁移】(5)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参考答案: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HCl + 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猜 想】(1)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是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过程分析①把品红试

查看答案

某班一学习小组以“酸雨的危害”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你参与他们..

某班一学习小组以“酸雨的危害”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过程中的记录。(1)【提出假设】酸雨易对 造成危害。 【调查收集资料】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到以下资料。 (2)【交流讨论】造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来自于:(任写两点) 、 。【设计实验方案】以“模拟酸雨的危害”为题进行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环境:①天然雨水;②向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模拟“酸雨”。(3)【实验现象】观察一段时间后,各装置里的物质分别发生了变化,就A、B、C三组装置中任选一组描述其对比现象 。 (4)【交

查看答案

学习了二氧化碳性质后,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硫(SO2)的某..

学习了二氧化碳性质后,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硫(SO2)的某些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下图中从左向右依次是某同学做的实验及相应现象。(1)通过上述实验,小明同学可得二氧化硫气体的三点性质,分别是: ① ; ② ; ③ 。(2)A操作中,导气管要尽量接近试管底部,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验证CO2和CO的性质的实验,请看图后回答..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验证CO2和CO的性质的实验,请看图后回答问题。(1)A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2)B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3)C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4)D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5)E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

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

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1)【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

查看答案